媽媽,您可以多看我一眼嗎?
我媽媽是在去年十一月中(即上兩月的事)過世的,因為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,我們壓根兒就沒有心理準備。那時候正是晚飯時間,妺妹正為媽媽打糖尿針,當時妹妹已發覺她有點氣喘,但只是很輕微,我們都不以為意,以為吃過晚飯後再送她去醫院治理便沒事,誰知她連飯也吃不到,她坐在沙發上呼呼的喘氣,越喘越厲害,我們見事情不對勁,便立刻拋下碗筷招救護車,她被送抵醫院時,已陷入昏迷狀態……從此更再也起不來……沒有留下半句說話……也沒有再多看我們一眼……
媽媽,您現在冷不冷?
我媽媽是因為肺部積水,引致她透不到氣而過世的,她患有糖尿病二十多年了,而這個病一直在破壞著她的腎臟,其實醫生早前已告訴她需要接受洗腎(俗稱洗肚)的了,但她一直都很抗拒這種治療方式,她就是寧願死︰『每個人始終都有一次的!』她總是這樣說,我們屢次勸告她也無效,她仍然堅持不肯勇於面對她的病;不肯勇於接受治療。不過,我們真的想不到她那麼快便離開我們——下午我明明還見她好端端的在吃湯圓;我明明還見她好端端的在晾衣服;我明明還見她好端端的到街市買菜;我明明還曾問她︰您冷了嗎?怎麼把門窗都閉得緊緊的?……
媽媽,你當時一定很辛苦了
她上到病房的時候已經昏迷不醒,但氣仍是不斷在喘著,需要戴上氧氣罩,後期更要插上喉管幫助呼吸,醫生們束手無策,我們更是既著急又心痛,不能呼吸,大概會很辛苦吧?到了第二天下午四時左右,她開始發高燒,延至傍晚,曾經幾度沒有脈搏,經醫生多翻搶救後,終於,在零時三十五分與我們永別……
媽媽,我想念您!
雖然,最傷心的時刻已過了,只是,有時候當我偶然讀到一篇文章,當我無意看到某個片段,一些人、一些事,都會令我不自覺地想起她……
媽媽,我知道我給您的並不足夠!
我媽媽年輕時生活窮困,所以,她一直需要身邊的人給予她很多很多的安全感,可借我從來既不乖巧;也不能幹,因此我給她的只是很少很少,她就會因此而感到不快樂,而我們之間就好像築起了一道無形的牆,看不到彼此的內心。但後期她也漸漸體諒到我的處境、我的能力,而我也學會了給她多一點的關懷,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是需要互相體諒的,一個人思想行為的背後,必定有他的前因,當我們懂得從這方面去想時,便能給予對方有更多的愛與包容……
媽媽,您聽見這首詩嗎?
前陣子我寫的那篇詩“當魚遇見了水”,我曾經拿給她看,她果真很認真地一字一句的朗讀起來,她唸得很慢,加上她妙趣的鄉音聽來更覺好笑,後來因為字體實在太細少了,而她的視力又不好,唸了幾行便說不知道我寫什麼便放下了,我只好拿起來,由頭至尾唸給她聽,讀畢後我問她寫得好不好,她說︰好——,但我想她只是敷衍我吧!不過我仍然感到無比興奮,對於寫作,其實我媽媽算是我的啟蒙老師,記得小學時期我常常幫她寫信給住在內地的親友,她讀書不多,但也懂得樣指導我︰『這句結尾加個“呢”字語氣就不麼倔了!』大概是因為練習多了,我竟然漸漸愛上了寫作,作文課一向是我最愛的課堂——然而,今天我特意為她寫的這首詩歌“夢裡的輓歌”,她可會聽見嗎?
ChunChun 寫於14.1.2001 [版權所有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